佛菩萨与凡夫的差别

回头是岸 学佛修行评论2,518字数 1542阅读模式

能够学习佛菩萨舍弃自己的妄想,舍弃自己的分别执着,以真诚的爱心,无私的布施供养,无条件的帮助一切众生,这样的人才会觉悟,这样的人才会开智慧。要晓得智慧跟烦恼是一桩事情,迷的时候也就是我们没有放下自私自利的时候,我们的智慧都变成烦恼。假如我们放下妄想分别执着、放下自私自利,我们无量无边的烦恼,一下就转变成无量无边的智慧。

佛经上讲「烦恼就是菩提」,菩提是智慧,「生死就是涅槃」,是一桩事情不是两桩事情,你怎么个转法,我们现在懂得了。佛菩萨何以有智慧?佛菩萨没有自己,只有众生,念念为一切众生,这种人就叫他做佛,叫他做菩萨;念念没有忘掉自己的利益,这种人就叫凡夫,佛菩萨跟凡夫的差别就在此地。

诸佛菩萨、法身大士,他们每天忙着度众生,诸佛菩萨只有这一桩事情,为度众生。度是什么意思?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帮助众生。所以佛菩萨不为自己,佛菩萨没有自己,众生就是自己,帮助众生才是真正帮助自己。所以凡夫不能作菩萨、不能成佛,什么原因?起心动念为自己,坚固的执着自己。这个坚固执着,就是轮回的根,他没有办法出离六道轮回,就是念念为自己,这个念头错了。

六道轮回从哪里来的?从执着来的,妄想分别执着,你这种坚固的执着不能破,所以六道不能出去。哪一天把执着放下了,世出世间法再也不执着,轮回就没有了。所以起心动念为自己,你就脱离不了轮回,这就叫轮回心。

由此可知,爱护别人是真正爱护自己。爱护自己,不爱护别人,真正害了自己。这个道理不深,多少人迷惑,多少人都不懂。诸佛菩萨没有自己,只有众生,诸佛菩萨有没有得到利益?得大利益;什么大利益?没有人不尊敬佛菩萨,这是大利益。佛菩萨只爱众生,完全没有自己,所以一切众生都尊敬佛菩萨、敬爱佛菩萨,这不是一个事实摆在我们面前吗?这都讲得很浅显。往深的地方讲,往真的地方讲,佛说一切众生就是自己,这个理太深了,一般人很难体会。

我们今天要把念头改过来,一切众生是自己,起心动念要为一切众生的利益去着想。什么是真实利益?破迷开悟是真实利益,其他都不是真实利益。念念要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,行行要为一切众生破迷开悟;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,没有一样不是为了帮助众生破迷开悟。这个念头一转,把轮回心转成菩提心,生活行持当中都要给众生做榜样、做模范。

把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变成我们自己的四十八愿,我们的心愿完全跟阿弥陀佛一样,阿弥陀佛跟我们是同心同愿,那怎么能不往生?决定往生。念念要度一切众生,菩萨不能为自己;念念要为自身着想,念念为自己家庭着想,你决定不能超越轮回,为什么?这是造轮迴事,你怎么能出轮迴?要想出轮回,那个心量要放大,念念念佛法,念念念众生,就与佛菩萨的心愿相应。这是发大心。

学佛了,第一个好处,你要把业报身转变成愿力身,如果不能在这个地方转变过来,我们佛就叫白学了。转成愿力身就是乘愿再来,我这业报身就报了了,而今而后,我这个身是愿力来的,就跟释迦牟尼佛乘大悲愿力。这是讲我们学佛现前得到的好处,现前得到的利益。大悲是对一切众生,从前业报身念念为自己,事事都为自己,起心动念都是想到自己的利益,为个人、为家庭,这是业报。

从今之后我们明白了,我们起心动念念念为一切众生,再不为自己,为众生。念念为佛法,怎么叫为佛法?我们了解,佛法是世间至善圆满的教育,如何将佛教育在这个世间推广,在这个世间发扬光大,使一切众生都有机会接触到佛教育,都有机缘接受佛教育、修学佛教育,这就是把业力转变成愿力。

穿衣吃饭都是为众生,读书为众生,工作为众生,样样都是为众生服务,为众生造福。这就是觉悟的人,这就是「近于觉意」。念念为众生,念念为社会,这就是「深起种种善根因缘」;念念为自己,那就是造作一切恶业的根源,差别在此地。我们如何把念头转过来,为众生,为社会,不要为自己,你的前途一片光明。

老和尚:佛法并不是谈玄说妙 学佛修行

老和尚:佛法并不是谈玄说妙

佛法并不是高谈阔论、谈玄说妙;更不是妄言祸福、占卜吉凶等流。世界上能未卜先知的人不知多少,这是跑江湖的技俩,好讲神通,妖言惑众,都是在卖膏药。 这些人的确能知过去未来,譬如他对你说:“我知道明天会有什...
印光大师:《诫吾乡初发心学佛者书》 学佛修行

印光大师:《诫吾乡初发心学佛者书》

人之修福造业,总不出六根,三业。六根,即眼,耳,鼻,舌,身,意。前五根属身业,后意根属心,即意业。三业者,一身业,有三,即杀生,偷盗,邪淫。此三种事,罪业极重。学佛之人,当吃素,爱惜生命。凡是动物,皆...
药师经是一部冥阳两利的佛经 学佛修行

药师经是一部冥阳两利的佛经

药师经 《药师经》,全名《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》,由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为中文。和《地藏经》一样,《药师经》是赞叹药师佛行愿的佛经,是大乘经典之一,也是一部冥阳两利的佛经。 大家都知道地藏经是一部...
念诵观音菩萨名号的好处! 学佛修行

念诵观音菩萨名号的好处!

佛法的哲理思辨之精严,修证功夫之艰深,思想境界之博大,开悟之微妙难思,我深为叹服。但是对于观世音菩萨的广大悲愿与不可思议之威神殊胜加持力,一直以来毫无了解,也没有多大信心。 由于持于“心即是佛”之理,...
评论  0  访客  0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
确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