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积德的七件事

人要回归一种「孝道」的本性,孝敬父母尊敬师长,这是本应该做的事。

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的俗语:“为人莫做亏心事,举头三尺有神明。”

人们都想得福报,儿女都好,都有前途,父母长寿,怕凶事横祸降临在自己的身上和家中。但是要想得到福报,无灾无难,就要做行善积德之事,不做损人利己的坏事。

那我们来看看做些什么事可以积善累德,得到福报,福及子孙。

一、孝

百善孝为先,孝的意义一般表现为孝顺、孝敬等。孝道应该是出于自然的一种行为,但是人是唯一一种可以不按照自然规律发展,能为所欲为的动物,所以人要回归一种「孝道」的本性,孝敬父母尊敬师长,这是本应该做的事。

二、救人性命

古语云「积善之家,必有余庆」。这话一点不假。还说「救人一命,胜造七级浮屠」。这话更道出了救人性命会积下大阴德,从而得到上天眷护善人得福报的真机。

以救人性命为上功,救人性命具有突出的地位。

三、兴建大利

协助建设公共设施,譬如开渠导水,修筑堤防,修建桥梁、救济贫困等,有钱出钱,有力出力,都算兴建大利。

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,都会说修桥铺路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功德,只因修桥能度千万人,铺路者能利万千人。所以,我们现在在各处集资修路修桥的地方,都很容易看到镌刻着出资人名字的功德碑。

在大理州剑川县,有座与金沙江上铁链桥同名的风雨桥,叫做金龙桥。桥亭上也有一副楹联——崇善怀德寸心昭日月,修桥铺路阴骘积儿孙,由此可见一斑。

四、戒杀放生

一切诸众生,贪生悉惧死;我命即他命,慎勿轻于彼;口腹乐甘肥,杀戮充饮食;能怀恻隐心,想念彼惊惧;故当不忍食,以证慈悲行。

对待自然界的一切生命,都应当怀有对待人的生命所具有的那种恻隐之心。放生的目的是为了救生,以慈善心,慈悲行,救助弱小生命脱离死亡。

让它们重新获得生机,还其自由,在相对良好和安全的环境中,完成其生命的正常过程。所以放生应当遵守一些基本的准则和要求进行。

放生前应当施行一定的合理的方法,确保所要放生物命的健康,这包括以五谷饲养其命和以五德能量饲养、安抚、净化、植善根于其灵性之中。

同时要设身处地的考虑放生后它们生存的环境,寻找和确定良好的放生地点,确保救生的义举能够成功有效。

五、供养

狭义的供养是指利养供养与恭敬供养等,物质方面的供养。但心灵和行为上的供养,是使物的供养真正具有意义的关键所在。

六、助印经书善书

经典经书善书诞生是人类文明的体现,善书、经书是赐予大智慧的,是宣扬大道之理的载体。经书善书在手,沐浴高人智慧之光,胜读千经万典。

助印经书善书可以结下善缘、佛缘,可以得到龙天善神的拥护,而邪祟不敢侵扰。

助印、流通经书者,获福、消罪、解厄、福禄绵长,利益自己及子孙;助印、流通经书逢凶化吉、坎坷渐消,所做如意;助印、流通者家庭和睦,子孙聪慧,受人尊重,祥光笼罩;助印、流通可增长智慧,愚者转智,病者转健,命运亨通;助印流通能为三界众生,种植善德 、道缘,获无量功德;助印、流通、读诵者不堕三恶道,获人天福报。

七、行善劝善

老子说:「道者,万物之奥。善人之宝,不善人之所保。」道教著名的《文昌帝君阴骘文》与《太上感应篇》等都是劝人向善的书籍。

老子劝导世人向善,最能扣人心扉的名言即是:「天道无亲,常与善人。」劝人为善,特别劝导有能力、有机会的人,在他们心中种下行善的种子,就会得到更多的善行,可谓功德一件。

持续做好事,做善事,累积善行,结善缘,积德行善,功德无量!

 
了凡四训(白话文)第三篇积善之方 行善积德

了凡四训(白话文)第三篇积善之方

了凡四训(白话文) (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) 原作者:明朝袁了凡先生 第三篇积善之方 一、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易经说:「积善之家,必有余庆。」古时有一妇人颜氏,把女儿许配给孔子的父亲,只打听其祖先是否积...
祖上积德,五代子孙受益 行善积德

祖上积德,五代子孙受益

(一)戒友小A的祖辈行善故事和小A本人的一些经历 据百度百科: 沈某某(1790—1855)。是沈家从苏州迁居XX的第七代后裔,他虽无功名无官职,但为人聪明卓识,抱打不平,每遇有以官压民,以富欺贫之事...
我们的福报和命运中隐藏的秘密 行善积德

我们的福报和命运中隐藏的秘密

有人说自己运气非常差,也有人说自己的命不好,也有人说自己天天行善却没有什么改变…… 下面我对福报和命运打一个浅显易懂的比方,你就明白原因了: 人的福报好比一个盛水但又有漏洞的杯子。人从一生下来,他的杯...
放生真实改命篇 行善积德

放生真实改命篇

很多朋友看过我的放生经历的文章,都非常羡慕我放生改命的经过。很多人也开始学我放生 可是都暴露一个问题,那就是急功近利,很多人都希望自已的命一放大改。一放转乾坤,唉,命是可以改,可是一放就立即改之了吗?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