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为自己求安乐,但愿众生得离苦

今天给大家讲述的故事名字叫严恭。
杨州的严恭,本籍泉州人,家境富有,没有兄弟,父母很疼爱他,无论严恭说什么都顺从他。南朝陈太建初年,严恭二十岁,他向父母请求,希望拿五万钱去杨州做生意,父母答应了他的请求。
严恭带着钱乘船顺江而下,在距离杨州还有数十里远的地方,遇到一艘船载着鳖,要送到市集上出售。严恭问清楚状况,心想这些鳖难逃被宰的命运,于是就向商人请求把牠们买下来。商人说:「我的鳖长得很大,每只要一千钱。」严恭问:「有多少只?」回答说:「有五十只。」严恭说:「我刚好有五万钱,愿意把牠们买下来。」商人很高兴的拿了钱,把鳖交给严恭就走了。
严恭把鳖全部放入江中放生了,然后空船开往杨州。话说那商人离开严恭航行十余里,因船沉没就被淹死了。当天黄昏的时候,严恭的父母在家里,突然有五十位身穿黑衣的访客,想寄住在他家,并送上五万钱给严恭的父亲,说道:「你儿子在杨州,托我们把这些钱带回来给你,希望你全数收下。」严恭的父亲非常惊愕,怀疑严恭死了,因此就详细的询问,客人说:「您儿子没事,只是不需要用钱,所以托我们带回来。」严恭的父亲把钱接过来,从标记上认出的确是严恭带走的钱,然而全被水浸湿了。严恭的父亲请客人留下来,并为他们准备饭菜。客人住了一晚,第二天早晨就走了。
一个多月后,严恭回到家里,父母十分高兴,就问他托客人把钱带回来的原因。严恭答说:「并没有此事。」父母就告诉他客人的形貌,以及把钱送到家里的日期,这正是赎龟放生的日子。于是这才知道,这五十位客人都是严恭所放生的鳖。父子对这件事情非常惊叹,因此一起前往杨州建造一座精舍,专门抄写《法华经》。并且全家搬到杨州,家境也更加富有,于是增建房屋专门做为抄经用。因为抄经房子庄严清净,而且酬劳丰厚,来抄经的书生常常有数十人。杨州的僧俗对严恭都很崇敬,尊称他为「严法华」。
曾经有一位交情不错的亲戚,借用抄经钱一万钱,严恭不得已借给他。亲戚借到钱后,就用船载着回家,途中船翻了,所借的钱全部掉入水中,而船上的人却没事。当天,严恭进入钱库,看到有一万钱好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湿漉漉的,觉得很奇怪。后来见到那位借钱的亲戚,才知道这钱正是他所借的那一万钱。
还有一位商人,来到宫湖,在神庙献食拜祭,并且供奉很多精美的物品。当天夜里,商人梦到神明把祭献用的物品全部退回来,并对他说:「请您代我把这些物品送给严法华,供抄经用。」醒来后,那些物品都摆在他的面前。商人对这样神异的事情非常惊叹,便把所有供品送到严法华那里,同时还加倍供养赞助。
后来,严恭到市集买抄经用的纸,发现钱带得不够,忽然看见一个人,拿着三千钱送给严恭说:「您用来买纸吧!」说完人就不见了,而钱却在眼前。像这种怪异的事情,不止发生一次。
隋朝开皇末年,严恭辞世,他的子孙继承抄写《法华经》的事业。隋朝数十年中,凡到江都的盗贼,都互相约定:「不准进入严法华的乡里。」乡里的人都因严恭的福荫而保全生命财产。严家的后代至今仍继续抄经。

 
关于放生的疑问 只将此心,推及物类 戒杀放生

关于放生的疑问 只将此心,推及物类

刚才看了一篇师兄的文章是关于放生的疑问,我想现在关于放生有很多人又疑问,甚至还存在着该不该放生的想法,下面的文章是我看龙树初发心居士编写的《戒杀放生》一书时摘录的,希望众位有疑问的师兄能好好看一下,或...
精修佛法 勤于放生 福报感召 如意眷属 戒杀放生

精修佛法 勤于放生 福报感召 如意眷属

我信!我自己有体会。我的一个学佛的同学,本来老大不小了,快30的人了,人长的实在也不杂样。个子也不高。 他除了精修佛法外,就是放生,放鳖,龟,鱼,等等,无所不放,得感应很多。比如,放龟,曾经有一次放了...
神奇经历:一念善心下的放生,真能救自己 戒杀放生

神奇经历:一念善心下的放生,真能救自己

这个故事是我听来的。 一次出差途中,我对面坐了一个皮肤黝黑健壮的男子,因为路程很长,我正在座位上吃着午饭——馒头和从家里带来的番茄鱼,这时候对面的朋友问了我一句话:你吃的是鱼吗?我说是的。他笑了笑说: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