救护众生之道

一、大悲心为父

慈能予乐,悲能拔苦,经云:“法力不思议,慈悲无障碍。”慈悲是诸善生起的根本,能产生不可思议的力量,但是究其功用而言,拔苦而后予乐,方能究竟,犹如开垦荒地,必先耘除草秽,再广植嘉苗,才能开花结果。所以经云“大悲为上首”、“大悲为根本”、“菩萨但从大悲生,不从馀善生。”在世间上,父为资形之始,有教诫养育之功,大悲心能滋养善德,所以说“大悲心为父”。《华严经》中举出菩萨生起大悲的十种缘由,分别为:1、观众生之所依怙、2、观众生根性不调顺、3、观众生缺乏善根、4、观众生是夜昏眠、5、观众生行诸不善法、6、观众生为欲所缚、7、观众生沉没于生死海中、8、观众生是婴疾苦、9、观众生不欲行善法、10、观众生失诸佛法,值得我们深思效法。

二、菩提心为母

菩提心即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的心念。发心行善,若为求人天福报,福尽仍会堕落,即使一时受胜妙乐,总在轮回之中;若为求自了生死,一旦结断根败,永不复利,即使听闻佛法,也无法兴发无上道意,所以,《华严经》云:“忘失菩提心,修诸善根,是为魔业。”什么是菩提心呢?简而言之,菩提心以中道实相为体,以四弘誓愿为相,以自利利他的菩萨行为用。菩提心有如母亲一般,孕育我们的慧命,所以说“菩提心为母”。

三、善法为知识

知识是朋友的异称。善法指顺理益世之法,佛法能使众生离苦得乐,乃世间至善之法,例如:了解四圣谛、三法印能洞彻世间实相,奉行四摄、六度能广结善缘,遵守五戒、十善能远离罪垢,勤行三十七道品能深入佛慧……,凡此像善友一样,指引我们如法修持,圆满我们的菩提道业,所以说:“善法为知识。”

四、能救护众生

从缘起性而言,无始劫来,众生共生于世,彼此之间息息相关,所以利他等同自利;从平等性来说,一切众生法性一如,都能成佛,因此,大乘菩萨道最终的目的在[ 令一切众生皆入无馀涅槃而灭度之”。 经云:“佛法在众生中求。”我们惟有抱持无量的大悲心,发起崇高的菩提心,广行善法,才能救护众生,成就无上佛道。

在世俗上,父母养育我们的色身,善友助成我们的事业,是我们在社会上安身立命不可或缺的条件;同样地,在佛道上,我们以大悲心和菩提心长养慧命,大悲心和菩提心就如同我们的法身父母;我们以善法来增上我们的道业,善法就好比我们的菩提法侣;我们以弘法为已任,弘法是我们的家务;我们以利生为抱负,利生是我们的事业。所以学佛不须离世避俗,只要我们懂得运用佛法,世间就是最好的修行道场。

 
佛曰:人身难得,佛法难闻 学佛修行

佛曰:人身难得,佛法难闻

文:红尘禅缘 佛言。人离恶道。得为人难。既得为人。去女即男难。既得为男。六根完具难。六根既具。生中国难。既生中国。值佛世难。既值佛世。遇道者难。既得遇道。兴信心难。既兴信心。发菩提心难。既发菩提心。无...
【印光大师】法门无量 念佛第一 学佛修行

【印光大师】法门无量 念佛第一

佛法法门广大,无量无边。惟念佛法门,最为第一。以弥陀因中,发大誓愿,若有信愿念佛者,必定垂慈接引,令其往生西方也。(三编下.如皋募建荐孤弭灾佛七道场小引) 佛法法门无量,若欲仗自力,于若禅、若教、若律...
高僧开示:邪婬的人会去哪? 学佛修行

高僧开示:邪婬的人会去哪?

邪婬的人会堕落到抱柱地狱,又叫炮烙地狱,就是一个烧红的铜柱子,人抱到这柱子上,就脱离不开它。 什么人会堕这种地狱呢?就是好婬*乱、好奸*婬的人,在生的时候犯的婬业太多了,男人犯的太多,女人也犯的太多。...
印光大师:了生死,是人生最大的一件事 学佛修行

印光大师:了生死,是人生最大的一件事

◎ 大丈夫生于世间,事事无不豫为之计。唯有生死一事,反多置之不问。直待报终命尽,则随业受报,不知此一念心识,又向何道中受生去也。人天是客居,三途是家乡。三途一报百千劫,复生人天了无期。由是言之,则了生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