格物致知

「欲正其心者,先诚其意;欲诚其意者,先致其知;致知在格物」,这是把修身的功夫,修身的先后次序,讲得清清楚楚。那么我们就晓得,修身的根本在格物,格物是什么意思?宋朝司马光说得好,司马光他是学佛的,他用佛法来解释,他说「格」是扞格,扞是捍卫、保卫,格是格斗,「物」是欲望,他说欲望。我们要想修身,首先要跟物欲来打一仗,决定不能让物欲战胜,物欲战胜那我们就被它迷了。这个说法说得很好,印光大师在《文钞》里头常常讲的,跟司马光说的意思完全相同。印祖常说「革除物欲」。

人的智慧不开,什么原因?被物欲迷惑了,物欲锢蔽真智,蒙蔽了我们自性本有的智慧,就迷失了自性。因此格物,用我们佛法来讲,离妄想分别执着这叫格物,我们佛门祖师大德这样替我们解释。也就是说,你要真正修身从哪里修起?从断烦恼下手,格物就是断烦恼,物欲是烦恼,你要从这下手。烦恼轻,智慧就长了,致知是智慧生起来,烦恼轻智慧长。

智慧不开,那什么原因?你的欲念太多,所以要格物。我们从哪里干起?从格物干起。物是什么?就是物质的欲望,也包括精神欲望在里头。欲是欲望,格是格除,换句话说,你得把欲望放下。这个东西,综合起来讲,就是里面有贪瞋痴慢疑,外面有财色名食睡,你要把这个内外都要放下。内是烦恼,外是诱惑,你统统放下,智慧就开了,就格物而后致知,智慧就现前。

物放下了,智就现前了。智是本有的,是自性里头本有的智慧,如来的一切智、无师智、无碍智,统统都起来了。现在起不来,就是迷惑,紧紧抓住不肯放下,就这一点。所以我们要想成就,不从看破放下是决定做不到的。

格物是放下,致知是看破。致知是什么?智慧现前,明白了,不再迷惑。怎么明白的?放下明白的。你现在为什么不明白?你妄想很多,杂念很多,分别很多,执着很多。所以,这叫道道地地的六道凡夫,这个麻烦大。

格物是断烦恼,是消业障。物是物欲,欲望,欲望要把它断掉。格是格斗,这自己跟自己打仗,把自己的欲望战胜。战胜之后,智慧就开了,这个东西是障碍智慧的。烦恼、业障消除之后,自性智慧就开了。智慧开了,你的意才诚,你的心才会正,然后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。

格物而后致知,致知是开悟,真实智慧现前。所以你只要有物欲横在心里,你的心就不会开窍,你的心只会生烦恼,不会生智慧。你要想像惠能大师一样,「弟子心中常生智慧」,这很令人羡慕。他为什么常生智慧?他心里没有烦恼、没有自私自利、没有名闻利养、没有五欲六尘、没有贪瞋痴慢,这个心就常生智慧。我们要不把这些东西拔除,智慧怎么会现前?这是修行的根本,从根本修。

烦恼轻的时候,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他有悟处,那就是智慧,不用学,一看就明白,一听就明白,不需要学。这是智慧,这不是知识。智慧管用,能解决问题,这叫致知,你看格物、致知。

烦恼轻智慧长,你的烦恼习气一年比一年轻,一月比一月轻,能够发现到自己一月比一月轻,你就有相当的进步。如果是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你有把握了,月月不一样。如果到天天不一样,那就恭喜你,你爱什么时候往生就什么时候往生,你真的得大自在,你想在这个世间再住多少年,没有关係,你生死自在。

修行,智慧透出来才算是成绩。佛门常说,烦恼轻、智慧长,我们的妄想、烦恼一年比一年轻,智慧一定是一年比一年增长。烦恼跟智慧就像光明跟黑暗一样,光明多一分,黑暗就少一分;黑暗多一分,光明就少一分。烦恼多,智慧就少;智慧多,烦恼就少,一定的道理。从这个地方能够测验自己修行的成就,果然是烦恼一年比一年少,妄想少了,牵挂少了,忧虑少了,心得清閒自在,智慧增长,功夫得力的现象,这是好境界。如其不然,要回过头来认真去检点、去反省,一定修行修错了。

 
修行必定苦尽甘来 学佛修行

修行必定苦尽甘来

苦与乐也是无常的:有些人上半生富裕快乐,是有地位、有财富的大领导,下半生却穷困潦倒,沦落为无依无靠的乞丐;也有些人上半生痛苦不堪,“文革”时成为批斗对象,而得到平反以后,下半生幸福美满,短短几十年中有...
如何超度家亲眷属 学佛修行

如何超度家亲眷属

我们要想超度家亲眷属,发的是真心,自己真干,真正修行证果,功德迴向给他。他堕落,逼着我们非干不可,我不干,他就不能得度,他就要受苦;我真干,干出成绩,他就能够离苦。 真正有效果的超度,你们去念《地藏经...
这些变化,说明你的福报正在提升! 学佛修行

这些变化,说明你的福报正在提升!

凡有所相,皆为虚妄。若见诸相非相,即见如来。 据说修行后,判断命运有没有改变,首先是看骨相,其次是看面相。 看骨相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,技术门槛有点高,看面相就成了很多人判断自己福报是否有增长的好办法。...
「信愿行」集合成一体,信心才会坚定 学佛修行

「信愿行」集合成一体,信心才会坚定

真正的信心是建立在理论的基础上、行为的基础上。佛法称之为正信,如果对于理论不清楚,行为没有落实,这种信都是迷信,都是勉强的信,信心当然很容易动摇。我们曾经见到过,一生吃斋念佛,到晚年改变了,或者是改变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