哥哥得了传染病, 他选择这样做

普渡众生 传统文化评论2,703字数 1362阅读模式

中国古人,对兄弟手足之情非常重视和珍惜。《群书治要》贵德篇中说「夫兄弟者,左右手也。譬人将斗而断其右手,而曰我必胜,若是者可乎?夫弃兄弟而不亲,天下其孰亲之?」意思是说,兄弟之间就像人的左右手。比如有人将要打斗时,却砍断自己的右手,反而说我一定能取胜,像这样可能吗?抛弃亲兄弟而不亲近,天下人还有谁可以亲近呢?

今天故事中的他,在哥哥得了传染病之后,面对生与死的考验,他毅然决然地做出了这样的选择……

庾衮侍疫 重情重义 明达耿直 不变志节

庾衮,字叔褒,晋朝人,是明穆皇后的伯父。少年时的他就很孝敬父母,友爱兄弟。

咸宁年间,庾衮所在的村落髮生大瘟疫,很多人都死于瘟疫。他的两个兄长不幸染病而死。二哥庾毗不久也病危。庾毗劝庾衮不要管他,让他随同父母和几个弟弟到外地躲避瘟疫。可庾衮就是不肯离开,坚决要服侍照顾二哥,昼夜不休息。

不但如此,他还看护着两个亡故哥哥的灵柩。看到天灾没有办法逃避,导致骨肉分离、家破人亡,他就忍不住哀泣不止。

百日后,流行的瘟疫终于停止了,家里人也都纷纷回来了。令人欣喜的是,庾毗的病竟然好了,庾衮也没有被传染。乡亲们都惊讶地指着庾衮说:「这人真是不同寻常,能够坚守他人不能坚守的岗位,能做他人所不能做的事情。」而他却说:「瘟疫虽然可怕,但比起骨肉分离,就不那么可怕了。」

庾衮以慈爱之心抚育着亡兄的遗孤,以仁爱之心侍奉寡嫂们。特别是对亡兄的孩子,总是多加优待,并教给他们做人的正道,让年幼的孩子忘记自己的孤独。

他把家里的老宅让给了大哥的儿子庾赓、庾翕。庾翕英年早逝,庾衮哀怜他早早就没有父亲的孤苦,伤痛他虽成人却未娶妻的不幸,就抚柩大哭,那种悲伤之情连过路的行人都为之感动,听到他哭声没有人不落泪的。

当时,庾衮的伯父叔父们都显贵有势,但他依然像他的父亲一样,独自过着清贫的生活,亲自种庄稼,来养活一家人。碰上荒年,他家的野菜汤中一点米粒都没有,他的门人要给他送饭来,他总是说已经吃过了,时间长了,也就没人敢送来。

他还和乡人一起进山采拾橡子,按道路艰险、平坦分开,按长幼排出序列,把容易去的地方让给别人,自己选择难处。

他做事勤勉认真。和门人弟子们一起树篱笆,跪在地上接受弟子们送来的篱笆条。有人很不理解,问庾衮:「先生现在隐退在家,为什么要这样过分的恭敬?」庾衮却说:「因隐退和显达的变化而改变志节,这不是君子的志向。」

有一次,庾衮和兄长们拜访同乡陈准兄弟,兄长们把陈氏兄弟当作朋友,都对他们的母亲行拜礼,可庾衮却不拜。陈准的弟弟陈徽说:「你为什么不拜见我母亲呢?」庾衮说:「我不知道行拜的缘由啊。对人家的父母行拜礼,就将自己等同于人家的孩子,那种义是很重的,我哪敢小看这件事呢?」最终庾衮没有行拜礼。陈准、陈徽感嘆道:「你真是个明达耿直的人,如果你掌管国事,一定会是国家的栋樑!朝廷现在正在征聘贤人,你实在应当前往。」于是乡里举荐他为孝廉。

元康末年,颖川太守征召他做功曹,将官家的车子装饰一新来迎接他,庾衮婉谢辞退公车,请求自己徒步进入郡里,奉命而来的差役就强拉他上了车,送到功曹居住的地方。不久庾衮又自己叫车找地方住了下来,外表既恭敬,又有不可摇动的神色。太守知道他心意已决,就给予庾衮丰厚的礼物,送他回乡了。

庾衮讲究忠信,行为笃敬,操行纯洁,始终都不改变自己的志节,世人称他为「异行」。

听故事 长善根 立大志 做好人

 
刘善人讲病:父母别给孩子灌毒 传统教育

刘善人讲病:父母别给孩子灌毒

我们做父母的,特别是做母亲的,在孩子刚懂事的时候。千万不要给孩子灌毒。什么是毒?恨怨恼怒烦就是毒。怎么灌进去的呢?在孩子面前讲爷爷的坏话、奶奶的坏话,说爸爸不好、叔叔不好、姑姑不好…… 有的妈妈跟孩子...
蔡礼旭:五伦道德就在生活中 传统教育

蔡礼旭:五伦道德就在生活中

父慈子孝 我们看:“道”,伦常之道。五伦就是道:夫妇、父子、君臣、兄弟、朋友。而“德”就是人能顺着人与人天然秩序,不逾越地去做人,他的行为就是流露德行。而且这些行为不是谁规定的,是一种天性。有当过父母...
《寿康宝鉴》作者 寿康宝鉴

《寿康宝鉴》作者

《寿康宝鉴》由印光大师增订 印光大师(1862.1.11—1940.12.2),法名圣量,字印光,别署常惭愧僧,陕西郃阳(今合阳)赤城东村人。俗姓赵,名丹桂,学名绍伊,字子任。父秉纲公,年高德劭;母张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